志愿填报对每一个高考考试生来讲都是进入高校至关要紧的一环,但每年也都会有关于志愿填报的遗憾发生,有时,即便考生的分数达到投档线,也会出现被退档的状况。在综合整理后,对以下填报志愿可能出现的11种退档种类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大伙珍藏~
01
为何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为三种状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2、高考考试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有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需要而予以退档;
3、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质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非常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02
11种退档种类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率隐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率投档的方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率划出,每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率。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存活在5%到20%的虚额。当然,在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高校投档比率一般在105%左右,掉档几率很小。
2、过分看重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需要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导致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可填报多个,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一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状况。假如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导致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既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预防进档后被退档。假如考生的“是不是赞同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认可”处置。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便是同一院校不一样的专业录取分也有高低,不可以全报热点或高分专业,要维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需要,最好填上“赞同调剂”。
3、所报专业有关科目成绩偏低
很多高校招生不只需要总分达到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有关科目的成绩也有肯定的需要。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通常来讲,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需要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需要高中一年级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需要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必须要求。
预防对策:
考试报名时必须要看了解所报院校的需要。
4、吃不透院校《招生章程》形成死档
有些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些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肯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些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需要外,还规定了男女孩录取的比率等,这类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知道院校信息,尤其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状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空间,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有关条约,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可能服从专业调剂。
5、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是什么原因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需要的考试报名资格、学校状况及专业需要等有关内容不知道,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必须要看清专业考试报名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知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率等,防止误闯“红灯”。
6、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方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倘若你参考最低分,非常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总是就是最后一位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专业与最高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7、对目的院校“大小年”趋势剖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考试报名人数非常不稳定,起伏较大,致使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缘由主如果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分数线所导致的。通常来讲,“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致使“大小年”现象的原因有:
①受上年该校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状况。
考生要防止“志愿扎堆”,仅靠简单探寻“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原因,纵横剖析,全方位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率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原因导致的现象,要全方位剖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假如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考试报名人数可能大幅度提升。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考试报名人数不多而遇见“小年”。
8、忽略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目大,有相当一部分很好的专业,其毕业就业状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尤其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看重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9、坚守当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原因是当地高校招生数目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质的状况是当地院校录取人数多,考试报名当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
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考试报名的人数也较少。
10、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导致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一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必须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假如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1、2、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致使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导致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有些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学校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
11、等级考选考科目与专业需要不符
这是针对新高考考试区域的考生,每所学校每一个专业都对选考科目提出了需要,有些必选物理才能填报,有些必选历史,也有些不限科目。
这就需要考生需要知道目的院校及专业的选考需要,假如我们的选科科目不满足条件,遭遇退档便是势必的后果。
预防对策:
肯定看好选考需要再填报。
03
考生怎么样才能防止被退档
综上,高校退档主要有这类理由:部分学校调档比率超出1:1,而考试报名考生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不符合学校录取需要;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
为防止退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或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因为部分学校调档比率超出1:1,而你刚刚踩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必须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公布的各高校在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方面的需要,把工作做细;
3、尽可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04
填报服从志愿有没什么“不良反应”
服从志愿,包含“学校服从”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其中“学校服从”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后,想由计算机自动调剂投档至该批其他未录满的院校;“专业服从”是指考生在学校难以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状况下,想调剂到该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填报服从志愿可以减少被退档的风险,但也会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
并非选了服从志愿就必然会被调剂,只有在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或难以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状况下才会被调剂。
调剂的学校和专业未必都是“冷门”或“不好”的;因为种种缘由,有的“热点”的专业没录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大概被调剂到这种“热点”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不是服从专业调剂”时,必须要慎重。假如我们的确对学校很认可,而且也没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服从调剂也无妨。
事实上,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未必都知道,某个专业暂时不喜欢,进校学习一段时间,知道了这个专业之后,又慢慢喜欢上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合减少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认可的专业。
05
志愿科学填报指南
理想大学是高考考试成绩+科学志愿填报的总体结果。
高考考试成绩只不过预赛结果,决定你能上什么大学,报志愿才是决赛,选择你要上哪几所大学,录取就是最后的唯一。所以,高考考试成绩+报好志愿,方能上理想大学。
1、找省位次对应的往年分数
填写平行志愿,大家一般用“一分一段”法考试报名,即是通过大学录取排名进行对比去填写大学,因此第一步大家需要先知道高考考试成绩对应的往年分数是多少。
譬如今年高考考试成绩是600分,排名是12000名,那就找2018年至2020年的高考考试一分一段表,这个表很好找,你想找河南理科,在网上直接输入“2020年河南高考考试理科一分一段表”就好了,通过数据查找你会发现名次相同可高考考试分数不同,譬如你找到12000名对应的分数是2018年590分、2019年585分、2020年610分,把三年的分数记下来即可。
2、通过高考考试分数进行“波动”挑大学
通过高考考试分数进行挑选大学,这一步是比较复杂的,也比较麻烦,会让不少父母比较急躁,但假如父母细心一点,也是很好操作。
这里面有个重点:波动,由于每省的高考考试人数不同,每一个人的高考考试分数不同,对应的找大学波动分数也不同,一般波动25分左右,向下波动20分,向上波动5分,譬如对应2018年高考考试分数是590分,那大家要找录取分数在570分至595分的大学,这一点是很容易好找的,只须你在网上输入某省某年本科一批次大学招生分数就会找到数据,找出所有570分至595分的大学,然后找2019年、2020年的大学录取分数。
3、统计数据,打造表格,筛选大学
在第二步查找大学时,每一年的大学数目估计有40所左右,因此大家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譬如以年份+大学+招生分数+省位次打造表格,然后大家就能一清二楚的对比每一个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最低排名,结合想学专业和院校实力先进行一轮缩减大学数目,或许会剩20所左右。
下面需要大家认真的在20所大学中筛选出10所大学,可以在这10所大学中标记出什么大学是“冲一冲”院校,什么大学是“稳”或“保”院校。
譬如考生成绩省位次是12000名,大家挑选出的有A、B、C大学,A大学近三年录取最低分排名在15000名,B大学近三年录取最低分排名在11500分,C大学录取最低分排名在16000名,大家就能把B大学作为“冲”院校填写,把A和C大学都可以标记“稳或保”的大学。
因此这一点很重点,大家势必要认真核对数据,甚至可以去校招生网站查查各专业招生分数,再详细进行标记“冲”“稳”和“保”,防止滑档。
考试报名数据查找并不难,以上3点就是推荐的办法,用“一分一段”法考试报名,分3步找到目的大学。
如此挑选的大学都是通过数据来找到高考考试成绩所对应的目的大学。
填报志愿阶段,大家可依据自己状况来考试报名,不过一般大家会考虑到大学专业、院校实力、大学地方3个方面,由于在筛选出的10所大学中,可能有211大学、可能有重点大学、也会有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也会有地方较好的大学。
假如你想上财经类大学,分数又可以王牌专业,可以把财经大学放到第一志愿,假如你想学医学类,就把医学类大学放在前3个志愿中,再选择一些备选大学,防止医学院校招生分数过高致使滑档,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专业、实力和地方